Gartner魔力象限发布,揭示企业存储“六边形战士”崛起

企业存储正迎来一场结构性变革。

一方面,AI时代为企业带来了数据量爆炸性增长的不可逆趋势,存储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基石”角色愈发重要;另一方面,传统应用不断进化,以及各种新类型应用大量涌现,亦驱动着存储产品体系的变革全面开启。

归根结底,服务好现有应用和支撑起未来人工智能战略,正成为企业建设存储的核心目标。就像Gartner最新《2025年企业存储平台魔力象限报告》(Magic Quadrant for Enterprise Storage Platforms, 2025)所明确强调:企业存储的未来在于提供一个统一、集成、多功能的平台。

最新报告传递何种信号

企业存储所蕴含的深刻变革从Gartner修改报告名字即可一见端倪。

作为企业存储领域评估标准最为严苛的报告之一,Gartne魔力象限报告的评估权威性、产业精准性和技术前瞻性一直被全球用户推崇备至,被视为企业采购的重要参考。

今年Gartner将“主存储”和“分布式文件与对象存储”两个象限榜单进行合并,重新命名为“企业存储平台(Enterprise Storage Platforms)”,名字变化的背后绝非文字游戏,而是Gartner对于企业存储演进趋势的一种战略校准。

它清晰地传递出明确信号:即企业存储不仅需要满足数据库、虚拟化、容器应用等场景日趋复杂的数据存储需求,以高效支撑核心生产应用;还需要适应AI对于数据库等应用带来的新变化。其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让数据持久化,还包括为各种类型应用提供全面、无缝且安全的数据服务体验。

再仔细分析报告,一个大变化就是入围厂商数量的大幅下降,两个魔力象限合并之后仅有九家厂商入围。这意味着按照新的入围与评估标准,全球仅有凤毛麟角的少数厂商能够达到标准。

其中,华为公司实属难得,成为九次入围领导者象限的中国厂商,并且在“执行能力”和“愿景完整度”双维度均排名前列,甚至超越了全球存储产业“老大哥”。同时,在与魔力象限相配套的关键能力报告(Critical Capability)中,华为在12项能力指标打分和按权重组合之后的7个场景用例中,也获得三个第一、两个第二的好成绩。

本质上,在AI、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应用的共同驱动下,传统企业存储的产品创新范式逐渐落伍,企业存储市场进入到一个巨大的结构性转型期。以华为等入围领导者象限的代表厂商,均积极从产品架构、核心技术等维度布局,致力于构建统一、集成、多功能的数据平台。

那么,Gartner在看重企业存储在AI时代具备哪些能力?代表企业存储未来演进方向的数据平台又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企业存储演进:六边形战士显现

过去,企业存储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持久化,存储创新方向基本围绕性能、容量、可靠性三大方面展开,客户对于企业存储产品的评价体系也离不开这三大方面。

现在,随着AI时代的来临,企业的数据存储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存储在产品能力维度上拓展成为必然趋势。就像Gartner在领导者象限中新增安全韧性、QLC SSD、AI驱动的智能化运维(AIOps)与绿色低碳(碳排放)等维度的评估。

在大数据在线看来,企业存储走向平台化,意味着成为一位“六边形战士”,能力全面且没有短板,不仅能够做好AI-ready,还能兼顾传统应用,以无缝数据服务体验满足企业用户在数据存储层面“既要、又要、也要和还要”的全面需求。

事实上,当前Gartner报告领导者象限中的所有厂商均在积极推动产品体系走向变革。以华为为例,其在整个企业存储业界一直走在趋势探索的最前沿,提出了包括极致性能、灵活扩展、数据韧性、智能运维、新数据范式和可持续发展等企业存储创新的六大维度,高度契合Gartner对于企业存储未来演进趋势的判断。

具体来看,在极致性能层面,近年来随着各大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入,各种关键生产应用的规模、复杂性持续提升,从性能层面带来根本性的需求变化,极致吞吐、低延迟和高并发的性能需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刚需。

另外,企业存储在架构层面必然会走向突破,传统企业存储一大诟病就是架构的明显瓶颈,扩展性差、协议不同、系统之间协同性差,导致不同场景往往需要多套存储方案;而新的存储架构则会灵活兼顾横向扩展与纵向扩展的优势,实现性能、容量和效率三者兼得。

以华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为例,其FlashLink®3.0智能盘控卡配合算法提供数据流和控制流分离技术,性能提升50%,时延低至0.03ms;DPU智能网卡、FPGA智能数据缩减专用硬件更是能够充分释放算力资源;同时对于NVMe over Fabric协议广泛支持,更打破了协议瓶颈。

数据韧性将是未来企业存储的一项硬性能力。勒索软件攻击日益严峻,企业存储作为数据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确保各种业务数据的长久安全。例如,华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MRP六层防勒索解决方案,最高可达99.99%勒索检测率。

企业存储还需具备支持块、文件、对象等多种数据类型的能力,从而为业务提供全面的数据存储服务。这种能力并非简单的集成,而需要数据协议之间实现融合、互通,支持块、文件、对象多种协议融合,一套存储能够存放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结构化数据等,从而满足业务场景对于数据日趋多样化的需求。

AIOps则会成为企业存储的强力助手。AI技术将加速融入到企业存储的数据管理、存储运维等环节之中,企业存储从运营到运维将全面走向智能化,无论是资源配置和可用性预测,还是容量、性能的评估与优化,甚至是健康度预警与建议,均将大幅提升智能化程度。

最后则是可持续发展,从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基于传统机械硬盘的企业存储系统必然会因为高能耗、低性能而全面退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走向全闪化已不可阻挡。全闪存储将成为企业建设可持续性的关键抓手。

可以说,作为第九次入围领导者象限的厂商,华为在二十年服务全球数万家客户的基础上,近年来一直在探索与引领企业存储的变革方向,其所提的存储能力创新六大维度与Gartner等权威咨询机构对于存储演进趋势判断高度契合。

综合观察

在AI的浪潮中,全球企业存储的产业变革已开启,企业存储正加速从后端走向舞台中央,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正如 Gartner在报告中所预测:“到 2029 年,统一平台将主导存储市场。”

面对企业存储的变革,各个行业的企业需要彻底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评价体系,了解企业存储演进趋势,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策略

首先,聚焦企业存储的综合能力而非单一产品。随着数据库、虚拟化、ERP等各类应用在AI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个强大、多功能的企业存储平台的价值会加速显现。企业需要从整体维度聚焦企业存储的建设,而非单一产品,以确保基础设施跟上应用迭代变化的步伐。

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与深入,一个统一、集成和多功能的企业存储平台的价值会逐渐显现,企业需要从整体维度聚焦存储平台的建设,而非单一产品,以确保基础设施跟上AI等现代化应用发展的步伐。

其次,架构的先进性将成为企业未来判断存储平台的关键。在新需求的驱动下,新架构的创新将会是未来市场的热点,而新架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未来数据存储层面的竞争力。

最后,AI浪潮来临,安全与可持续性一定会成为企业采购存储平台的重要考量。在运营成本、节能减排、安全风险的要求下,企业存储的全闪化步伐只会更加快速,一个安全、可靠的全闪数据中心时代有望提前到来。

综合来看,AI已经开始全面重塑企业存储,存储平台已然成为企业在智能时代构筑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决定着企业未来数智化转型的成败,而提前布局和建设存储平台的企业,将在这一轮的智能化浪潮中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分享到: 更多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