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流处理平台Kafka的主要开发者Confluent在2018年底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许可变更,明令禁止云服务提供商将其软件作为服务提供,引燃了2018年开源领域最后一个热点事件。
回首2018年,开源领域一系列事件引人深思。似乎预示着,开源商业化将迎来下一个阶段,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开源“免费”美好时代或许在2019年走向终结。
首先,回顾一下2018年开源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
- 2018年6月,微软宣布以75亿美金收购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一举囊括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开发中心和开发者社区;
- 2018年9月,甲骨文宣布Java8 企业版收费;
- 2018年9月,数据库公司Redis宣布将Redis模块从AGLP迁移到Apache 2.0和Commons Clause相结合的许可证,限制了云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Redis模块的能力;
- 2018年10月,著名开源数据库公司MangoDB宣布将开源许可证从GNU AGPLv3转移到SPPL(Server Side Public License),这意味着之前所有免费使用MangoDB数据库的云服务提供商,必须购买License或者回馈社区;
- 2018年10月,大数据平台公司Cloudera和HortonWorks宣布合并,将对Hadoop发行版本产生长远影响;
- 2018年10月,IBM宣布收购开源巨头Redhat,一举囊括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公司;
- 2018年11月,著名图数据库Neo4J宣布企业版彻底闭源;
- 2018年12月,Confluent宣布流处理平台Kafka更改许可变更,禁止云服务提供商利用其软件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
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源软件公司不甘心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云服务提供商们所利用,尤其是云巨头们“免费”使用;二是云计算巨头们开始全面渗透到开源领域,大举收购开源软件公司,并给开源商业化开启一个新阶段。
曾几何时,开源软件公司与云服务提供商之间可谓是关系融洽,云服务提供商作为开源软件的深度使用者,对于开源软件普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当云计算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之际,云服务提供商成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将开源软件产品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凭借强大的规模效应,很容易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此时,过去的开源商业平衡被打破,商业利益瓜葛和冲突日渐显现,开源软件公司们不淡定也是理所当然。MariaDB、MangoDB、Redis、Confluent们不希望自身的劳动果实被云服务提供商以服务的方式变现,自己却两手空空。
从技术层面来看,云服务提供商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技术实力,可以迅速完成开源产品的优化和对外服务,并实现持续更新和迭代。一旦,云服务提供商们停止对开源社区的持续反馈,将会对开源项目产生巨大影响。对于用户而言,一方是经过优化、稳定、可靠、功能更强大的云服务;另一方是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开源产品,用户的选择显而易见。所以,有人甚至戏言,一些云计算公司正在利用开源搞闭源化。也难怪MangoDB们会提出,要么购买产品许可,要么能够持续反馈社区。
显然,几乎所有云计算公司也都看到了开源是大势所趋,连云计算老大AWS也开始积极拥抱开源。AWS在2018 re:Invent上发布了是一款免费的Open Java Development Kit:Amazon Corretto。有专家表示:“看看微软和IBM所做的,像AWS这样的云巨头未来没有理由不积极拥抱开源。”
还有人认为,云服务提供商积极拥抱开源,可能会阻止开源竞争对手推出竞争服务,并对开源社区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对此,笔者认为,在开源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谈云计算巨头们如何左右开源为时尚早,或许会最先在开源商业化层面带来一场新的变革。
这些年,开源软件公司们活的依然艰难。
归根结底,开源商业化之路裹步不前。Redhat是世界上为屈指可数在规模和盈利上表现不错的开源公司。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举步维艰的案例。以大数据两大开源巨头Cloudera和Hortonworks为例,在为Hadoop较劲多年之后,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发现原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公司,只能为了生存而选择合并来抱团取暖。
几乎所有开源软件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商业化压力。尤其是在用户对于开源软件或服务使用需求越来越旺盛的趋势下,商业化效率最高的模式必然会成为用户的理想选择。而巨头们,恰恰可以为开源带来最需要的商业化效率。
比如,根据cnbeta 2018年12月报道,美国国税局在向Linux迁移遇到重大障碍。美国国税局计划将总共141个遗留应用程序迁移到Linux操作系统,希望通过采用开源替代方案。然而事实上,到2018年2月份,只有八个应用程序转换到开源系统。究其原因,没有事先考虑员工需要接受Linux系统培训,企业服务部门需要具有特定技术技能的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执行适当的容量规划,性能分析和性能测试。由此可见,哪怕是大型用户的开源之路也并不是顺畅的。
显然,在企业级领域浸淫多年的巨头们,是能够带来更具商业效率的开源产品与服务的。
以Redhat为例,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最成功的开源软件公司,拥有全面和丰富的开源软件堆栈,随着产品线越来越多,其服务支持体系、服务方式、产品对接等都可能面临着各种潜在挑战。而被IBM收购之后,抛开整合的问题,IBM可以带来更强的咨询、服务和产品能力,能够让Redhat的开源产品在商业化效率上提升一个台阶。
所以,在云计算巨头们纷纷布局开源之际,有理由相信开源商业化将开启一个新阶段。
从上世纪8,90年开始萌芽,开源软件到如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云计算步入寡头的时代背景下,相信在2019年,将会有更多开源软件公司会变更的许可协议,并与那些对社区反馈不足的云服务提供商们进行更多的争斗。而那些拥有强大商业化能力的公司同样会积极寻求收购优质的开源软件公司,因为,开源技术已经成为它们技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预见,博弈刚刚开始,未来市场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