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超融合和SDS核心厂商之列,青云QingCloud为何迅速崛起?

“单纯从产品层面来看,青立方Qing³超融合产品领先市场2年。”青云QingCloud市场副总裁刘靓非常自信地表示。

与此同时,青云QingCloud在2018年的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也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根据IDC最新的《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18Q4》显示,青云QingCloud旗下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和QingStor软件定义存储双双入围榜单。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连续两年入围核心厂商,排名稳居中国超融合市场前五,2018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6%,超出超融合市场同期平均增速一倍多。QingStor软件定义存储首次跻身SDS核心厂商,其中QingStor对象存储和QingStor NeonSAN分列对象存储、块存储市场第四季度第六名。

这份成绩单着实难得,因为青云QingCloud正式进入到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时间并不长,绝对算的上是市场的新手。那么,作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的青云QingCloud到底施展了什么样的魔力,能够短时间内在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竞争者?

在笔者看来,青云QingCloud超强的前瞻性思维、市场洞察力以及产品落地能力决定它在未来拥有很大的市场预期,尤其是在市场需求爆发期下,青云的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的崛起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抓住超融合向云发展的需求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的超融合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汇聚了将近100家公司在这个领域淘金,既有大传统IT巨头,也有各种初创型公司,甚至还有以青云QingCloud为代表的云服务提供商。但是超融合是典型的市场门槛低、技术门槛高的市场,正所谓是做超融合容易,做好超融合则很难。

在如此“复杂”的市场中,能否洞察到市场的需求发展趋势以及抓住市场转瞬即逝的机会就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负手。“超融合的强劲需求超乎想象。”刘靓如是说,“青云QingCloud发现2018年的超融合市场有显著变化,单纯的虚拟化平台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一个能够交付全栈云的超融合平台正在形成强劲的需求趋势。”

根据青云透露,青立方Qing³超融合在2018年实现了营收85%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长速度,在金融、政府、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实现了突破,新增客户比例达到76%。

在青云看来,超融合的强劲需求主要源自于各大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早期的建设某个开发测试云或者在尝试使用公有云的阶段,开始加速转向积极建设从IaaS和PaaS基础设施,到数字中台、业务前台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刘靓直言:“青云QingCloud之前一直以为数字化转型在金融这种IT水平很高、容易接受新技术的行业获得率先垂范。而从2018年的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除了金融行业之外,像能源、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先锋层出不穷。很多传统行业正在积极建设业务前台和数据中台,这些用户会选择将业务部署在云平台之上。”

刘靓认为,需求出现明显变化的趋势下,企业对于全栈云的需求会更加突出,超融合则将成为全栈云一个良好的载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的集成。“从业界来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超融合公司都在积极向云方向发展。”

超融合为表,全栈云是心

Gartner表示,混合云迎来大规模市场实践,到2021年,将有超过75%的中大型用户采用混合云或者混合IT策略。另一方面,最近一年以来,混合云成为整个云计算市场中最大的亮点,像AWS、微软、Google世界三大云计算巨头纷纷发力该领域,充分印证了混合云已经成为当前用户在云计算方面最强力的需求。

云计算巨头们的思路很明确,用户希望通过混合云的方式将私有云和公有云有效地连接和互动起来,以此来更加灵活地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这必然需要承载了全堆栈技术的混合云产品。青云则认为,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就是青云QingCloud公有云能力的一种载体和交付方式,通过一套架构、一套代码实现统一交付和一致体验,去解决混合云环境中不同环境之间的网络连接难题、管理和使用体验的差异、过于复杂的工具实现以及高昂的学习成本等问题。

在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中,青云QingCloud希望通过纵向的全栈云能力,不仅交付一个健壮、灵活、可无限扩展的基础设施平台,还进一步抽象出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帮助用户从平台层的构建和运维上解放出来,让用户专注在应用层创新上。刘靓透露:“全栈云平台能力是云计算市场重要的趋势,青云是目前业界基于超融合系统交付最完整全栈云的厂商。”

事实上,青云QingCloud自成立以来已经拥有了近六年的大规模公有云平台运营经验,拥有超过30个公有云数据中心和数万台硬件设备,以及将近200家企业级用户的私有云部署和运行。在公有云和私有云领域丰富的经验,使得青云能够在超融合产品化层面做的游刃有余。

根据青云介绍,青立方Qing³超融合产品拥有四个版本:易捷版、标准版、高级版以及企业版,涵盖从两个节点到上万节点规模的用户群,从规模和功能上可以做到伸缩自如,用户真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刘靓认为,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目前市场上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实并没有解决技术栈统一的问题,很多时候在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栈。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比如在公有云是一套技术堆栈,但是在私有云环境,则是另外一套技术堆栈。客户很难得到统一的交付体验和数据的自由互通。”

接下来,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的发展方向将会是吸纳包括AI、容器在内的更多新技术,进一步完善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的产品竞争力。

笔者认为,用户们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过去应对简单的虚拟化场景的超融合产品其实很难满足未来不确定需求的出现,功能更加全面、灵活和可持续演进的全栈云平台一定会成为用户们优先考虑的对象,而青云的前瞻性无疑让它具有后发优势。

SDS:商业化交付远比研究技术重要

软件定义存储同样是目前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与超融合类似,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同样存在着包括传统存储巨头、初创公司、云服务提供商在内的众多市场竞争者。在青云看来,青云是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新兵,能够在2018年Q4软件定义存储的块存储市场和对象存储市场都获得第六名,是对自己产品竞争力的最好肯定。

据介绍,青云QingCloud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包括QingStor NeonSAN块存储、QingStor文件存储、QingStor对象存储和QingStor融合存储四个系列。目前,QingStor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已经在保险、银行、交通、零售、政府等多个行业客户中得到应用。“到2018年年底,QingStor对象存储诞生只有两年半,QingStor NeonSAN发布至今只有一年半。”

在刘靓看来,软件定义存储有两个核心市场,一个针对云的市场,另外一个就是取代传统存储的市场。尤其是IT架构从传统集中式向分布式架构转型之际,传统存储转向软件定义存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存储很大程度制约了企业业务向互联网业务形态的转型,而这恰恰给了软件定义存储巨大的市场机会。

青云QingCloud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QingStor是纯自研的产品,既可以提供块、对象和文件的独立交付,也可以提供融合交付。作为通用的存储平台,QingStor可与青云QingCloud解绑,并且适配VMware、OpenStack、KVM等虚拟化环境和物理环境。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基于开源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而刘靓表示,青云QingCloud一直是开源技术的密切关注者,不过青云认为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产品商业化交付能力远比研究技术重要。“我们看到一些开源项目,比如Ceph,其初衷是通过一套架构来实现所有存储能力和适用所有场景,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就目前社区发展水平看,并不能真正交付一个块、对象和文件三种存储都具有专业商用存储产品水平的软件定义存储平台,很难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据悉,QingStor将在2019年升级包括NeonSAN块存储、文件存储和对象存储在内的多项功能,并且还探索将AI技术融入到存储产品当中,包括通过AI技术去实现I/O热点分析、自动化运维、故障预测、资源调度等。

深度观察

“超融合进入市场前三,软件定义存储进入市场前五。”刘靓在谈到未来2-3年的市场目标时表示。

笔者认为,青云QingCloud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在于其本质上紧紧抓住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于全栈云的真实需求,并且以另一种思维和方式去帮助用户部署和使用全栈云,超融合和软件定义存储更多的是青云QingCloud全栈云能力的一种载体和交付方式。

在未来的市场中,谁有能力将一个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统一体验、具有持续演进能力的全栈云进行快速交付,谁就能够在市场中占据竞争的主动。显然,青云QingCloud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市场的前列。

分享到: 更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